營養不良 抗癌未戰先敗
國外曾有研究指出7成5癌症患者在診斷罹患惡性腫瘤病症時,已有營養不良的情況;另一份報告是的1979年發表的內容指出,體重每下降5%,就可對癌症治療造成負面影響。
營養師趙函穎表示,癌症會消耗細胞內營養素、肌肉和蛋白質,造成營養不良,導致體重下降、體力衰退,若又遇到對好、壞細胞一律「殺無赦」的化療,其毒性將會對人體引發副作用。
特別是對一些分裂繁殖快、正在生長中的細胞,例如胃腸道上皮黏膜、骨髓造血細胞、生殖細胞、毛囊組織等,都可能受到波及,導致黏膜發炎、腹瀉、掉頭髮、噁心、嘔吐、貧血、白血球下降等症狀。營養不良和體力低落的情況下接受化療,副作用過大時可能引發多重器官衰竭、感染細菌如綠膿桿菌而死亡。
化療前補充營養 減少治療副作用
一般來說,癌症病患接受化療前,應先檢驗評估身體蛋白質耗損程度的血清白蛋白(albumin)、前白蛋白(prealbumin)、免疫能力的淋巴球總數(total lymphocyte count,
TLC)、白血球數目WBC,以及血紅素Hb。若低於標準值,則代表營養不良,瀕臨高危險的警戒區。
化療前適度補充營養可增加體重,減少肌肉和能量的消耗,提升免疫力,有體力抵抗其他感染源或療程中的副作用。
四年來同期治療的癌友,很多因生活再放縱或是病灶轉移復發,消失的消失,受苦的受苦,養生真的可以決定生命長短,甚至命運。
全站熱搜